close

今年暑假去了趟瓦拉米,想法是挑非假日,人應該會少一點,的確有比較少,山屋可以住24人,住了12人剛好一半,空間不擠。

很漂亮的山屋。

P8230165.JPG

瓦拉米山屋外觀
我們老夫老妻因為很早就從南安登山口出發,加上腳程不慢,所以中午就到達山屋,發現了前面山友遺留下來的襪子、3個一元銅板、調味瓶、豆腐乳、毛巾…6個塑膠袋、還有忘記帶走的保溫杯、豆腐乳、鋼杯等,我相信這都不是山友故意留下的垃圾,但是對別人沒用的東西就是垃圾。另外山屋外頭草長很長、廁所有大便在便斗外、樹葉掉滿桌上,更可怕的是廁所沖水龍頭一直開著沒有關閉,真心疼這些水,山上水資源並不是這麼容易。老夫閒著也是閒著就打掃環境、掃廁所。山屋外貼著無人管理,請愛惜使用。

P8230162.JPG
瓦拉米山屋內部
雖然我們說自主管理,但是我們能做到自律的有多少?我相信人性本善,大多山友都是好的,但是只要少數就會壞了那鍋粥,比如廁所的大便,自主管理請問誰要來清理?水誰來巡視?
而晚上睡覺時,這些登山客算是素質不錯,但是小孩子嘻笑的聲音、大人聊天的聲音,本來已經入睡的我們又被吵醒,要互相體諒但心裡就是不太舒服。

P8230163.JPG
瓦拉米山屋外圍環境

那天入住瓦米山屋的還有外國人,我個人並非媚外,但那外國人只要在山屋裡面從頭到尾就是輕聲細語,而且在使用頭燈時也不會滿天霓虹燈(頭燈使用必須注意不要影響到別人),我們國人並非沒素質只是沒注意到,可見國內山野教育須好好加強。
在無人管理的山屋,我有個感覺山屋是三汙:噪音污染、環境汙染和廢棄物汙染。
沒有人會否認台灣的高山之美數一數二,但是山屋的環境卻叫人有點「怯」步。
或許有人會說:到山上就不要怕髒怕吵,不然就不要爬山,但是爬山真的一定要這麼辛苦嗎?

P8240191.JPG

瓦拉米漂亮的沿路風景


在尼泊爾爬山,有兩人房、單人房,還有民宿主人準備的餐食,登山客可以輕輕鬆鬆地登山,費用也是公定價,不會隨便哄抬。尼泊爾還有熱水澡可以洗、充電器可以充電,當然使用者付費,更遑論日本、歐洲的登山環境了。台灣山域的條件當然一定和他國不一樣,但是在開放山林「向山致敬」的同時,我只想要一個乾淨的山屋而已。

DSC_3560.JPG
尼泊爾山上的廁所
登山 (39).JPG
公定價格的菜單

登山 (169).JPG
尼泊爾雙人床山屋
山屋付費後運用這筆經費除了可以聘請專人管理(環境管理打掃、場地使用管理規範等)和山屋維修使用,另一方面也增加原住民就業機會。
個人認為爬山應該是件愉快的事情,但是到山上不容易,到山上能簡單就簡單,但是也要能自在,山屋有專人管理或許就能減少三汙-噪音污染、環境汙染和廢棄物汙染。另一方面國內山野教育也要多加強,如果能夠人人都提升,那麼在國內登山住山屋將是件愉快的回憶。

P8240243.JPG

P8240202.JPG
瓦拉米沿途風景看不完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瓦拉米山屋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老夫老妻二人組 的頭像
    老夫老妻二人組

    老夫老妻的部落格

    老夫老妻二人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